贵阳烟囱爆破-贵阳大烟囱昨日成功爆破拆除
发布日期:2021-07-09 人气:324 栏目:新闻中心
贵阳烟囱爆破-贵阳大烟囱昨日成功爆破拆除
随着一声巨响,这座矗立在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9年的大烟囱,从“脚踝”处应声折断,高耸的筒身笔直向西偏南倒下。从起爆到完全倒下,只过了大约10秒,剩下空中的烟雾,逐渐飘散。
“这根大烟囱是我儿时的记忆,正巧我房间窗户正对着它,小时候做作业,累了一抬头就能看到它。”宋磊今年34岁,他告诉记者,烟囱自他儿时就有,因为高耸,是附近很显眼的建筑,小时候总梦想着有一天能爬到顶上去看看这座城市。
“大烟囱倒塌的瞬间心里有一些不舍,但听说以后这里会越来越繁华,也是件值得期待的事。”在市民张黔霞眼里,一座城市烟囱数量逐渐减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

张涛告诉记者,此次爆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烟囱的成功爆破拆除,标志着云岩区三马片区数博大道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数博大道是贵阳市的一项重点工程,连接观山湖区,横穿三马片区,连接贵黄路,建成以后对三马片区道路两侧的土地开发、产业发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数博大道(云岩段)的规划建设将有力激活三马片区开发,推动城市品质、城市形象的发展升级。数博大道(云岩段)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建成通车。
29年前,为了排放废气,贵州轮胎厂高约80米的烟囱在贵阳拔地而起,成为了贵阳工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见证了贵阳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如今,随着云岩区三马片区的开发建设,这根烟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大烟囱”完成了历史使命
7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现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门口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大烟囱静静地矗立在原地,等待它光荣使命结束的那一刻。
据介绍,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贵州轮胎厂,始建于1958年,1965年与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内迁部分合并扩建,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和中国工程机械轮胎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蒲晓波告诉记者,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轮胎厂生产的废气排放。公司修建的第一根烟囱建于1958年,高33米,已于1994年拆除。这是公司建厂以来修建的第二根烟囱,199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高80米,内有4台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新烟囱投入使用后,贵州轮胎厂每年生产轮胎的数量从15万套提升到200万套。

“这根2号烟囱见证了公司一点一滴的变化,从扩大生产规模,到完成产品升级,再到公司上市。”蒲晓波说,这根烟囱见证着贵州轮胎股份公司一天天发展壮大,直到2014年停止使用。
如今,随着贵阳市三马片区的开发建设,2号烟囱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未来,贵州轮胎有限公司也将搬迁到修文扎佐。
“心情很复杂,我1994年进厂,每天上班都看到这根‘大烟囱’,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但从未来发展来看,我们更要展现应有的社会担当,遵循生态环保理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蒲晓波说。
使用31公斤炸药、400发雷管
对这根烟囱实施定向爆破的,是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据项目总工程师余红兵介绍,此次实施爆破拆除的烟囱,整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80米,底部直径约6.8米,重量1000吨左右。
余红兵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就进行了现场入户调查,发现该烟囱周围的居民、商户比较多,距离最近的金关村金宅小区只有大约55米,爆破对周边安全、震动必须控制。“为此,现场进驻了15名爆破人员,采用多打孔、少装药的定向控制爆破拆除技术。经反复研究,最终敲定的倒塌方向为西偏南25度”,余红兵说。
据介绍,定向爆破共在烟囱底部钻了271个孔洞,使用了31公斤炸药,400发雷管。爆破单位在烟囱周边采用胶皮网进行覆盖,同时使用了4000袋沙袋进行防护,除此之外,通过修建减震沟、缓冲堤、防护排架等,减小烟囱塌落震动,将爆破产生的飞石、粉尘等对周边的影响降到最低。
云岩区三马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涛告诉记者,爆破的烟囱在数博大道的主干道上,为确保安全,爆破前,相关部门对周围200米进行了管控,100米范围内居民撤离到金关小学,100米—200米范围内确保居民不在窗口、房顶逗留。另外,交管部门对百花大道、金坡路和五里冲路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
- 2025-08-18温州烟囱拆除公司:技术创新——绿色拆除的基石
- 2025-07-21长沙烟囱拆除公司——安全理念的内涵与重要性
- 2025-07-14大理烟囱拆除公司:专业技术,拆除行业的基石
- 2025-07-07阜阳烟囱拆除公司:绿色拆除,安全无忧的环保承诺
- 2025-07-07湖南烟囱拆除公司:安全为先,绿色拆除,共创双赢
- 2025-06-30黄石烟囱拆除公司——环保先锋,助力城市更新








